首页

湘香女王的黄金

时间:2025-05-26 10:06:25 作者:腰围超过这个数,患病风险增加50%? 浏览量:49543

  最近,暑期博物馆热叠加奥运会,带动文创周边产品成为购物平台高速增长的热门品类。从文物雪糕到考古盲盒,从把博物馆当成许愿地到“集章式旅行”,年轻人成为文创“破圈”的最大贡献群体,线下参观打卡、线上购买,社交媒体传播与交流等多渠道相结合。

  当下,“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”成为年轻人出游新现象,火爆的还有各地博物馆的“花式”文创。近一周,上海博物馆店铺成交同比增长465%。上海博物馆之所以被网友调侃为今夏“博物馆的卷王之王”,正是因为前有波斯纯金展品,后有埃及法老抵沪,相关特展至今一票难求。由此带动上海博物馆的埃及展文创产品一个月被抢空4次,埃及猫钥匙扣、黑白猫靠垫、埃及展帆布包、木乃伊挂件等先后补货5次。

  甘肃博物馆最近大热的新品“麻辣烫”系列,原型是天水麻辣烫,由蟹棒、年糕、香菇等6个毛绒玩具组成,“菜品”可可爱爱。现场顾客挑选完毕后,工作人员会询问口味,刷上“秘制酱料”,并耐心“烹煮”,最后一步才是结账。全新的玩法,让这款文创产品比该馆此前推出的“马踏飞燕”还受欢迎,上线即售罄。近一周以来,这款单品引发近20万人涌入网店抢购,店铺成交同比大涨343%,为此甘博开启紧急调货。

  在南京市博物馆,TOI图益拼图店全新开业,其中梅瓶拼图的灵感来源于南京市博物总馆的“镇馆之宝”——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。店内还留有一半空间让顾客现场体验,打造舒适的文创体验空间。

  当下不少博物馆纷纷组建文创研发专业团队,通过多业态跨界合作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。不可避免的是,同质化竞争加剧,文创市场越来越“卷”,博物馆文创拼的是创意,是文化,具有 “互动式”“沉浸式”的文创,则更加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,使情绪值拉满。

  很多人对南京博物院的少女心文物“小粉炉”一见倾心。被年轻人追着买的是这款芙蓉石蟠螭耳炉冰箱贴,经常断货。与此同时,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机甲、苏州博物馆的吴钩重辉趣味冰箱贴、宫廷宝贝的故宫随身镜等都成为网红单品。文创产品在独特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,不仅成为游客参观打卡博物馆的理由,更激发了消费活力。

  馆藏文物是文创的根基。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,围绕展览主题特色,开发设计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。比如南京博物院打造“古希腊文明”系列、“无尽藏”系列、“陈之佛花鸟”系列、“博趣玩”系列等文创产品,使文物以更加亲切、生动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。文创是博物馆的“最后一个展厅”, 让观众穿梭时空,从过去到未来,延续博物馆的文化体验,也让博物馆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。

  也有消费者反映,跟风买的文创往往风一过就不喜欢了,长期在家里“吃灰”。因此,文创更要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,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,才能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。文化创意产业是对美的传承、传播和探讨,要加强和丰富它的内涵。靠打中情绪价值吸睛,但长远来看,文创产品要超越情绪消费的局限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国际演艺大会 签署13份项目合作协议

另外一位新疆作家李娟,小时候她的母亲在新疆,外婆在四川,幼年时李娟就开始往返川新两地,后来在阿勒泰偏远村庄定居下来,她说:“在我曾生活过的那些闭塞角落里,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涌进去讨生活,但大部分都无法忍受那里艰辛而寂寞的现实,很快离开了。留下来的,全是足够勇敢、坚强又乐观热情的。”

2024扬州鉴真半马赛事总规模将达3万人

在此基础上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,将通过统一的架构设计,推动城市级建设、城市群“连片”基础设施建设,打破“碎片化、烟囱式”的“单点”部署,实现更大规模、更广范围的应用实践。试点还将突出“网联赋能”作用,从场景上覆盖协同预警、协同驾驶辅助、协同自动驾驶等不同等级的网联化功能应用。

近4000亩农田因雨受损引发诉讼 锦州法院判决责任单位赔偿189户村民损失

两岸情侣从恋爱到走入婚姻,要经过几个步骤呢?大陆就业台青、“东北姑爷”罗鼎钧在现场说,首先,两个人一定要确定一个城市,定居之后一起好好发展;其次,两岸结婚领证也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情,这需要两个人互相包容,也非常考验感情。

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

广州9月20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2024广东时装周——秋季(第34届)20日在广州启幕。最新的季节趋势、色彩搭配、面料创新以及设计理念将首次亮相本届时装周,为时尚行业提供视觉体验和灵感来源。

辽宁丹东市卫健委党委书记、主任宋惠武被查

大三学生王良众就与好友相约,一同换上新中式服饰喜迎新年。作为汉服的“老粉”,王良众说,近几年大众对新中式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。“我在初中时就买了第一件汉服,但当时我的家人并不理解,觉得这是戏服。这几年,随着国潮文化的逐渐普及、流行,我身边的人也逐渐爱上了新中式服饰,现在我妈妈也在衣柜里收藏了一套自己的汉服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